记者:从能源消耗量讲,电力行业是重点。资料显示,我国火力发电每年大约消耗20亿吨煤,接近社会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排放,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节能减排中心在大力推广火电厂节能技术做了哪些工作?
王凡:2012年起,节能减排中心就把火电厂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重点推广以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为代表的节能减排系列创新技术,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召开现场推广交流会,组织专家团队下基层电厂诊断服务,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
上海申能外三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已在华润、国家能源、大唐、华电等多家电力(能源)集团公司进行示范和推广。华润徐州铜山电厂两台100万千瓦机组率先采用外三系列创新技术,供电煤耗下降10克标准以上。
前不久建成投产的华润曹妃甸3号机组,全面应用外三创新技术,不但实现超净排放,还创造了燃煤机组新的世界纪录。设计供电煤耗263克标准煤,全面碾压现有运行的二次再热机组265克的最好指标。机组每千瓦造价3000元,比二次再热机组节省造价20%以上。
供电煤耗251克标准煤的申能安徽平山二期135万千瓦高低位项目,正在有序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
该项目已得到国际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2018年12月在美国赢得了第五届皮博迪年度全球洁净煤领导者奖。
华润铜山一期亚临界机组升温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将于今年7月完成。供电煤耗将达到287克标准煤,是目前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水平。另外,亚临界机组升温综合改造技术有望应用于为我国3亿多千瓦亚临界燃煤机组改造。
记者:据悉,单一发电的火电厂,尤其是燃煤电厂,能源利用率并不高,我国燃煤电厂平均能源利用率只有34%。针对此种情况,节能减排中心采取了何种措施?
王凡:我们大力提倡火电厂发展循环经济,在火电厂发展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上,介绍了多家公司的经验和做法。
华润贺州电厂通过电厂、水泥厂、啤酒厂之间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和协同生产方式,打造了循环经济园区。
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通过耦合燃烧,消纳城市污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效益,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自备电厂就地转化利用低热值褐煤,大比例就地消纳风电,延伸产业链发展电解铝产业,建成了全国首个高载能产业清洁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示范区。
通过宣传和交流,更多电力企业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新时代燃煤发电的新使命”,不断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的研究和试验,开发更多的技术、创造更多的经验,提高能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率,提高发电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财富,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我们注意到,自2018年以来,节能减排中心共举办4期智慧电厂论坛,希望引领电力企业建设智慧电厂,成效如何?
王凡:论坛对智能发电和智慧电厂的概念、框架以及建设途径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建设智能电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注重智慧电厂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以智慧电厂建设引领创新技术的发展,用创新技术的发展丰富智慧电厂建设。
我们还提出,智慧电厂论坛不仅要讲智能发电环节,还要考虑到整个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提升为社会的服务功能。引领广大电力企业,在智能发电的基础上,通过发电与其它上下游产业融合延伸,形成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承担更多保护环境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增强电厂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满足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企业的要求。
记者:推广创新技术最难在首次应用,以及如何让技术体现应有的价值。在此情况下,节能减排中心是如何探索推广创新技术的商业新模式的?
王凡:节能减排中心作为媒介,鼓励企业探索建立推广创新技术的商业新模式。北京明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有自主创新技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有电厂和市场用户,合作成立了有混合经济成分的大唐(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首次利用明娃的技术,对大唐阳城电厂“5~8号机组”实施空湿冷互通互补节能技术改造并取得成功。阳城电厂600MW的7、8号空冷机组夏季工况下背压降低3.5kPa,供电标煤耗降低近5g/kWh,年节省标煤约2万吨。
技术改革后,两台空冷机组夏季高温时段能够满负荷运行,可多带负荷12万千瓦,多供电6000万千瓦时,增加收益约1000万元,算上增发电量的收益,项目投资回报期不超过3年。
记者:在创新驱动下,我国燃煤电厂的管理水平和供电煤耗都已居世界先进水平,全球最高效率和最清洁的电厂在中国。您怎么看待目前的状况?
王凡: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节能减排永远在路上。虽然这几年我国电力行业还采用了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明显优于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电力行业为节能减排特别是为减少雾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钢铁冶金有色行业、水泥玻璃建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等,以及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用能等领域,还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和空间。
记者:那么,对于其他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落实,您有什么建议?
王凡:下一步,我们一定要全面强化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资源生态环境短板。要把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源头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加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全面推进传统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和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广节能产品、技术、设备和服务,大幅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居民用能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节能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
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节能减排做下去,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实习记者 张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