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行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装备制造稳步提升,政策导向日趋完善。面对上网电价补贴逐步退坡,业内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自身竞争实力,有效控制项目造价,保持装机持续增长,逐步弱化补贴依赖,在建设绿色环保经济同时,实现资产收益达到预期目标。
面对日益临近平价上网节点,业内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针对部分新能源项目报出平价,尤其在大基地及领跑者项目中,企业间竞争趋于白热化,青海基地项目风电、光伏分别报出了0.39元/kW、0.34元/kW的底价(得满分的价格),资源获取需在技术、商务方面展开角逐。在这场悄无声息的资源争夺战中,平价上网时代逐渐拉开帷幕。
为保持企业在平价上网时代竞争优势,需要加强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从项目投资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维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优化资源结构配置,降低项目造价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主要由项目管理费、可研及地质勘察等专项报告,风光资源测量等费用构成,投资成本尽管不足项目总投资的5%,但前期工作的深度直接决定项目投资成败,应高度重视资源状况分析,全方位获取数据支持,结合当地建成项目情况,加大对周边项目考察交流深度,重点落实上网小时数,限电情况,送出规划等关键因素,确保项目可研深度为投资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项目达到预期收益。通过落实投资开发关键环节的管控措施,有效避免项目投资决策风险,不断夯实企业发展前进道路。
成本主要由设备购置费、建安费、施工辅助费、建设用地费、验收手续办理费、利息税费,预备费等组成。其中受设备购置费及建安费影响较大,设备购置随市场价格波动,以1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为例,单位造价在6000元/kW~6500元/kW之间,目前设备购置成本基本占到项目总投资的55%~60%,尤其目前处于新能源抢装潮关键阶段,设备购置价格存在较大变动,以风电设备价格为参考,主机设备价格已由2018年底的3200元/kW,上涨到目前3700元/kW左右,上涨幅度达到了15%,部分机型价格已突破4000元/kW。
目前采取多渠道关注市场价格信息,并定期动态更新,通过对设备购置价格情况实时掌握,合理设置招标采购拦标价,确保质优价廉厂商参与投标,从宏观上控制设备购置价格,有效保障设备购置成本低于市场平均价,总体上能够将设备购置成本降低5%~10%;建安成本基本占到总投投资15%~20%(项目容量增大可摊薄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建设成本),控制环节主要采取组织专业人员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进行系统梳理,避免因缺项、漏项导致工程实施阶段签证变更频繁发生,同时合理设置工程清单项量价,以实现控制建安成本的目的,总体上能将建安成本降低10%以上,折合项目总投资降低2%左右;其次建立场站标准化体系,通过对升压站综合楼典型设计、梳理标准工程量清单等措施,进一步控制建安成本,达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重点关注场站全寿命周期运维成本,生产运维成本占到工程总投资15%~20%,其组成主要分为生产准备成本及设备全寿命周期维护成本两个方面,生产准备成本可在使用上进行合理控制,部分检验检测设备建议多场站共用,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年检及维护等费用;全寿命周期维护成本分为日常维护耗材,备品备件,年度检修预试,设备专项检测等类别,可根据场站规模、设备类型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相关费用标准,总体控制生产运维成本,同时对同类备件及消耗性物资进行集约化管理,统筹产业内物资调配体系,以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以高效的物资调配体系降低物资占用成本。通过对场站间的统筹协调管理,总体上能降低生产运维成本20%以上(场站数量多可摊薄生产运维成本),核算成总投资基本降低3%以上。场站运维过程中,伴随设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对设备进行小范围技改提升发电量,进一步降低成本,促进项目整体效益提升。
不久将来新能源行业正式进入平价时代,这将极大考验投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优异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设备选型,供应商的选择,以及整个产业链把控都至关重要。
未来对于业内企业而言,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创新驱动,实现壮大发展的目标。平价上网的实现,将新能源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向新高度,这将是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的有利契机。场站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是行业共同面临的压力,无论从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维等方面来看,都将是一个建设新能源场站的历史变迁,同样是一个引领行业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