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代志愿服务不但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近年来,我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转变志愿服务模式,把“我要服务”转变为“按需供给”。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看点一:赛会志愿服务更“精神”
对团南昌市委志愿服务和社会联络部部长李冰而言,2019年是忙碌的一年。这一年,他参与了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2019南昌国际马拉松、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系列大型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问到如今的赛会志愿服务较以往有何变化,有着10余年志愿服务经历的李冰用了一个词:“更‘精神’”。
李冰口中的“精神”,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志愿者的精气神,二是指志愿服务的文化底蕴及精准专业。“从最早戴顶帽子,到后来穿‘红马甲’‘黄马甲’,再到现在统一身着根据赛会特点设计的服装,志愿者的精气神越来越足。”李冰介绍,不光服装更精神,为保障志愿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服务赛会,赛会主办方还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配备金嗓子喉片、创可贴等药品。
“志愿服务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志愿者当成‘免费劳动力’。如何将志愿者的专业与志愿服务需求精准匹配,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李冰向记者细数精准匹配的例子,比如南昌飞行大会的志愿者来自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志愿者来自江西农业大学,这些志愿者发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对口志愿服务。此外,志愿者的选拔也是有门槛的,就拿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志愿者来说,500名志愿者中有100余名为研究生学历,都是经过数轮笔试、面试层层筛选的。
看点二:志愿服务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
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志愿服务成为主要活动方式,志愿者成为主要力量。就拿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京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来说,志愿服务做得有声有色:打破地域界限,整合资源打造平安医疗志愿服务队、京安教育志愿服务队、治安法律志愿服务队;以群众诉求为导向,设置政策宣传岗、文明行动岗、扶困助学岗、纠纷调解岗等10个志愿服务岗位。
“在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让志愿服务不再零打碎敲,有效提升了社区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率。今年10月,我们与江西师大共建志愿服务站,每周二下午开展七彩课堂,为辖区内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课后学习与交流的免费托管平台,很受欢迎。”京荣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春兰介绍,京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仅解群众所需,还不定期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地方曲目汇演、家风清正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让群众融入文明实践活动,获得精神滋养。
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无疑会给文明实践增添服务力,关系到其是否热在基层。江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杨奉星建议,各地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在文明实践活动中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通过系统培训、量化考核、星级评定等措施,提升志愿者专业化水平。此外,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发展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志愿服务融入群众生活中。